新生兒期的骨科疾患-板機指-(1)小孩也有板機指

扳機指為手指在彎曲及伸直的交替動作中,肌腱因在掌指關節處受束縛,產生彈響聲,好像扣手槍扳機,因而得名。這現象在勤動手的抄寫員、女工等人身上相當常見。屬於「過度使用」 症候群的一種,其肌腱與腱鞘因過度磨擦而發炎,時間久了可形成結節:嚴重時,甚至手指彎曲後就卡住而伸不直,或須用很大力量才能扳直。這種毛病早期只要休息、服藥、局部注射就會好,屢犯或伸不直時,則需以手術切開腱鞘來治療。

新生兒期的骨科疾患-扁平足-扁平腳ㄚ子的煩惱

扁平足,在台灣是一個倍受關切的問題;在成大的小兒骨科特別門診裏,每半天的門診總是有大約五至十位的兒童因為父母擔心他們的扁平足而來求診。在這些病患中,大多表明了他們因為擔心扁平足影響了兒童未來的成長或運動能力,而來請教治療的方針。有些家長迷惘於「矯正鞋」的功效,有的是請教是否需要手術矯正治療?!有的是來打聽是否另有一些祕訣,可以保證小朋友長大以後絕對可以回復正常。

新生兒期的骨科疾患-扁平足-扁平足鴉母蹄

扁平足俗稱「鴨母蹄」,指足部在站立時,內側腳弓消失的意思。絕大部 份的扁平足在懸空不負重時,腳弓又會重現,此屬於柔軟性扁平足。新生兒的雙腳因脂肪甚多,韌帶鬆弛,所以幾乎都呈「扁平足」;開始走路時,更是明顯,許多初為父母者不免憂心忡忡。其實百分之九十七的小孩在一歲半時都為扁平足,到十歲時,大部分已呈現正常,只剩下百分之四的小孩仍為扁平足。這些小孩多半有韌帶鬆弛、膝外翻、股骨前傾、肥胖、肌肉無力或後腿跟過緊等現象。大部分有扁平足的小孩並無症狀,要求治療的多為其憂慮的父母,希望醫師能及早治療他們小孩的雙腳,將來能恢復正常。

新生兒期的骨科疾患-馬蹄內翻足-杵形足(馬蹄內翻足)

杵形足是下肢最常見的先天畸型,在東方民族每10,000個新生兒約有0.5至0.6個罹患此病。據研究統計大約只有10%有基因因素的家族歷,其餘的可能是由突變所產生。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的二倍,而罹患者其子女有10%會有此病。左右腳發病的機率相似,兩腳均杵形足的概率則大約一半。